时间:2023/4/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的治疗办法 https://m-mip.39.net/czk/mipso_7375991.html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戴望舒

在这下着雨的日子里,小编想象着码头旁的汽笛声,看着握在手里的油纸伞,猜测着那个年代里的诗与远方是怎么样的清澈透亮。油纸伞所寄托的情怀,既是那个秋香一样的姑娘,亦是那个年代的爱与愁。

你听:每把油纸伞被撑起的时候,声音都不一样...

仔细听:一开一合宛若一呼一吸,仿佛在讲述属于它自己的故事...

起源·传播

春秋末年,中国古代著名木工师傅鲁班常在野外作业,若遇下雨,常被淋湿。鲁班的妻子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她就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像“亭子”,收拢如棍,张开如盖。这就是最早的雨伞。

东汉蔡伦发明纸以后,出现了在伞纸上刷桐油用来防水的油纸伞,文人雅士亦会在上油前在伞面上题诗作画,以遣情怀。

油纸伞在唐朝传至日本、朝鲜,日本早期将油纸伞称为“唐伞”。油纸伞传至亚洲其他地区如越南、泰国、老挝等地后,又结合了当地的文化,有了各自的风格和名称。

日本现代油纸伞

宋时,称之为绿油纸伞。以后历代均有改进,出现更多的样式,最后形成今天的大众用品,使用至今,已多年。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提到:“凡糊雨伞与油扇,皆用小皮纸。”沈括《梦溪笔谈》也提到:“以新赤油伞,日中覆之。”油纸伞进入文学作品,被赋予不同的艺术寓意;同时,其本身也作为一种工艺,流传至今。

在一些文学作品如《白蛇传》等也可以看到油纸伞的踪影。油纸伞除了是挡阳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一项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娘出嫁下轿时,喜娘会用红色油纸伞遮著新娘以作避邪。

现如今,油纸伞最常出现的地方,多是在各艺术展馆里,古装coser的手里,以及精致的礼盒里。

随着时装秀的流行,许多奢侈品大牌如、Prada、LV秀场都玩起了中国风,Gucci秋冬大秀就使用了很多油纸伞,整个T台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如今国潮风格的作品里,也掀起了一阵油纸伞风。

当代油纸伞的设计顺应时代推陈出新,契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进行改良,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制·作

传统的油纸伞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全部依赖手工完成。民间有谚语: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

油纸伞制作工具

制作工序1.号竹:即选竹

2.做骨架

削伞骨,并进行水浸、日光晾晒等必要的技术处理,然后钻孔、拼架、穿线、串联伞柄伞头制成骨架。

3.上伞面

把裁好的纸粘上骨架,修边、定型,曝晒。

4.绘花

于伞面绘上图案,晒干。

5.上油

最后在伞面刷上熟桐油,待完全干后就可以使用了。

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纸做伞面,全部取材于天然,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其传统制作技艺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

油纸伞的每一道制作工序,就像一场视觉盛宴。古老的手工坊里,工匠们慢条斯理,不骄不躁,空气中淡淡的油墨味,这就是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所在。

现在的油纸伞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了,它更象征着一份对传统手工艺的坚守和传承。传统民间工艺正在消逝,作为一把有情怀的商品,油纸伞不只是把简单的雨具,里头折射出数百年来民间智慧的缩影,让我们留住这份美好的民间艺术。

用途·寓意

遮雨油纸伞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遮雨。

与西方尼龙钢架伞相比,传统油纸伞更为耐用。作为雨具,油纸伞从千年前便开始沿用。直至今日,除去其观赏性,实用性仍然不减。

婚嫁在旧时客家习俗中,婚嫁时,陪嫁物品中定有油纸伞。

纸与子谐音,有早生贵子之意;古体伞字包含5个人字,寓意多子多孙;油纸伞的伞轴意取中空正直,无私无邪;圆形的伞面则取其圆满之兆,象征婚姻美满。

丧葬在客家,客家人在“二次拾骨葬”时,会举行隆重的改葬仪式。决定改葬时,开棺之后须得在油纸伞的遮盖下重新收殓尸骨,再于选好的墓地安葬。

在傣族的丧葬中,也会用到油纸伞。傣族人相信伞可以引领死者到天堂,因此油纸伞是陪葬的必需品。

祈愿在中国民间,传说桐油可以消灾、辟邪、驱鬼,于是人们将刷过桐油的油纸伞放在家中,祈求平安吉祥。

中国古代有一个习俗,士人赴京赶考或做官上任,背上包袱里除书本外,一定会带一把红油纸伞,即包袱伞,又称保福伞,预祝路途平安、高中状元。

(本文更多精彩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43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