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敏柏宁敏白灵北京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6406.html 老了就是老了,不要把衰老当疾病如今的医疗已经发达到一定程度,这本是一件好事,可以救死扶伤,延年益寿,尤其是检验、检查各种潜在疾病的高科技医疗器械的发明和使用,能够防患于未然,可凡事有利就有弊,一旦过了头,好事就会变成坏事。胡六一和冯周琴这两位医学界顶尖专家的这个对话将这件事说得十分清楚,对老年人作用很大,他们用亲身体验告诉我们,许多老年病不是病,仅是衰老而已,千万不要盲目轻信仪器的话,动不动就开肠剖肚,安这装那,整日与药物为伍,医院跑断腿,医生变朋友,切记:不与慢性病为敌,要与它们和平相处,合理管控,该锻炼炼,该吃喝吃喝,开开心心活着比什么都好。 两位医学大家的对话,不看都会后悔的。 老了,就是老了。好好活着,不要庸人自扰,杞人忧天.…….看人家医学大家是怎么说的? 转帖∶ 胡与冯都是我的北京医学院同学,我很同意他们的对话,所以转载给大家。胡大一教授和冯周琴教授 两位医学大家的精彩对话 胡大一; 在生活中,对疾病的态度,应该是,不与慢性病为敌,要与慢性病为伴,合理管控,正常生活。 冯周琴∶ 大一你好,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由于先进检查设备的使用,现在,要想证明一个人没有任何病,很难。要想证明一个人有病,很容易。 你身体再棒,也经不住B超、CT、磁共振、MRI、DSA等各种检查或化验的考验。如果按照正常标准,可以证明人人都有疾病,特别是中老年人。加上有的医疗单位把体检当成生意做。有的人原本没有任何症状,检查中偶然发现一点异常就过分敏感,有的医生不了解检查中发现的异常,如∶脑内脱髓鞘啊,脑萎缩啊,腔隙性梗塞啊,某条脑血管狭窄啊,等等。常常会放大异常,把危险因素当成疾病,把阴天看成已经在下雨了。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天还没有下雨,就穿上雨衣,撑起雨伞,穿上雨鞋,大家一定会认为他是"神经病"。但在治疗疾病时,这样的"神经病"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却没人感到不正常。这真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 还有一种情况是,把老看成是病,老就是老,和年轻就是不一样,根本不能用年轻人的标准去衡量一个老年人是否正常。我们看到自己脸上有皱纹,头发变白了,从来不会担心害怕,但看到自己颈内动脉有一个斑块,就整天惶惶不可终日。这是完全没有必要嘛。你看看你们家的水管,看看你们家的茶壶嘴上是否有水锈,这斑块不就是因为血管使用时间长了产生的变化吗?如果人的器官始终没有变化,那秦始皇到现在恐怕还活着。 因此,我完全同意您与慢性病为伴,不与慢性病为敌的说法。 胡大一∶ 一个人,与慢性病为敌,过度治疗它,它一定也会以你为敌,更加伤害你的健康。 我遇到过一个59岁的女干部,没有任何症状,却强烈要求在体检中增加一个脑血管检查项目。MRA检查发现她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她又强烈要求放支架。支架术中,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昏迷,一周后就告别人世。她爱人后悔得悲痛欲绝。 实际上,介入治疗(支架)的适应症,是正规抗栓治疗无效和症状性颅内供血动脉的严重狭窄。她一条都套不上,而非要装支架,真是何必呢? 听完两位医学大家的对话,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和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感觉。生活中,我们要正确看待年龄,看待自己的身体,正确看待疾病,医院和医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4054.html |